微信公众号
百度地图API自定义地图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兴安路与成吉思汗大街十字路口西南角兴泰名都酒店旁兴泰建筑集团公司大厦六楼
邮箱:spypxh@126.com
传真:0471-3248888
“广泛交流,守正笃实”共绘民族药创新发展新篇章
时间:2025-06-23 09:44:14    来源:

盛夏绿城,生机盎然。2025  6  7 日至 8 日,由中国药学会民族药专业委员会主办,以“守正笃实,共绘民族药 创新发展新篇章”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在广西南宁市隆重召 开。来自中国药学会民族药专委会全体委员、中药民族药研 发人员、药企人员及高校师生 230 多人汇聚一堂,聚焦民族药守正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之路,展开为期一天半的深度交流 与智慧碰撞,在绿城南宁奏响创新强音。内蒙古自治区食品 药品学会理事长杨玺,非常重视此次学术会议,亲自带领有 关人员参加学术交流会议。


学术会议在热烈氛围中拉开帷幕。中国药学会民族药专 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华钢主持开幕式。广西壮族自治区药 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韦广辉和中国药学会常务理 事、民族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顾政一研究员分别致辞。


领导在致辞中指出,民族药是中华医药宝库的璀璨明珠,其传承创新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形势下,必须坚守根基——尊重民族医药理论精髓与传统使用经验;同时力促“笃实”创新——依托现代科技,破解资源、标准、评价体系等关键瓶颈,构建符合民族药特色的全链条监管与研发路径,让古老智慧焕发现代光芒。民族药专委会主任委员顾政一进一步强调,专委会将持续发挥桥梁作用,凝聚学界、业界、监管机构合力,为民族药新药研发、资源保护利用及产业升级提供坚实学术支撑。


高水准的七场学术报告构筑了学术会议核心内容版图, 为民族药创新发展学术交流注入澎湃动能。中国医学科学院 药物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杜冠华做《现代民族药创新研发的 共性技术与特色》学术报告;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民 族医药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西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钟国跃做《新药研发中的资源学研究》学术报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 局药品审评中心原高级评审员、研究员笪红远做《中药改良 型新药政策下民族药新药研究的策略思考》学术报告;新疆 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中国药科大学教授、长江学者黄张 建做《β-咔啉衍生物抗包虫病活性研究》学术报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党委委 员、副院长、研究员李治建做《少数民族医药新药研究的机 遇与挑战》学术报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卢凤来做《广西特色壮药罗汉果生物活性与 高值化利用研究》学术报告;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夏星做《壮 药现代药理活性的发掘与评价》学术报告。


专家学术报告的精彩解读,聚焦民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深入剖析民族药研发的战略导向,系统阐述提升民族药“辨识度”与“认可度”的共性关键技术,分享β-咔啉衍生物抗包虫病的最新活性发现,壮药瑰宝罗汉果的生物活性机制 研究取得突破等等,在与会人员中引起了广泛热议,大家感 到学术报告开阔视野,收获颇丰。杨玺理事长参加学术会议 后,非常感慨地说:“此行最大的震撼,是看到壮药罗汉果研究如此深入。它启示我们,民族药瑰宝需要被现代科技‘看 见’和‘读懂’。守正,不是固守书本;笃实,是用最扎实的研究让古老智慧真正服务于今人健康。”

学术报告会议分别由中国药学会民族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华钢和广西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瑞 松主持。


理论探索之外,与会代表实地参访了知名高校广西医科 大学药学院药基楼。先进的民族药分离分析平台、智能化的 药学院制剂研究中试车间、道地药材标本室、广西医科大学中药标本馆、研究生教育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南宁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西南国家地方民族药研发中心、鱼类药用最新 研究成果,以及聚焦广西道地药材与壮瑶药研究的累累硕果, 生动诠释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及如何驱动民族药从古籍记载走向现代产业前沿。学院在民族药资源开发、标准研究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系统性辉煌成就,让代表们对民族药转化的“南宁实践”印象更加深刻。

民族药的创新发展长卷已在绿城南宁挥毫起笔。南宁会议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一次民族药创新力量的集结号。它清晰传递出:唯有坚守“守正笃实”的精神内核——尊重传统智慧之“正”,践行现代科研之“实”,民族药方能开辟崭新天地。让我们以敬畏之心守护传统,以科学之炬照亮前路,笃行不怠,共同谱写无愧于新时代的民族药复兴新华章!